首页 资讯 正文

以笔墨为媒绘就古都西安文化长卷

体育正文 217 0

以笔墨为媒绘就古都西安文化长卷

以笔墨为媒绘就古都西安文化长卷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 王娇莉)3月至6月,从灞桥的(de)杏花岭到秦岭的层峦叠嶂,从唐苑的亭台水榭到小(xiǎo)雁塔的千年(qiānnián)古塔,一场由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发起的“画说西安”大型美术作品展暨系列采风写生活动,以蓬勃(péngbó)的艺术活力(huólì)席卷古城。在(zài)西安市文联的指导下,西安市美协动员了13个(gè)区县美协、未央区书画协会和浐灞国际港美协,以及11个专委会进行一系列的采风写生活动,50多场活动累计(lěijì)吸引数千名艺术家深入城乡角落,用画笔勾勒西安的历史厚重与时代新貌,为城市文化建设注入强劲的艺术动能。

文脉传承:古都新韵在笔尖(bǐjiān)苏醒

“春风得意马蹄疾(mǎtíjí),一日看尽长安花。”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的古城墙、大秦岭(qínlǐng)不仅是地理(dìlǐ)标识,更是文化基因的载体。西安市美协主席杨霜林在活动启动仪式(yíshì)中强调:“我们要以艺术为镜,让千年长安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活动中(zhōng),艺术家们沿历史脉络展开创作:在(zài)蓝田水陆庵,画家们以“古迹+生态”双主题定格唐代彩塑与自然共生之美;在大慈恩寺,牡丹与古刹相映成趣,23位(wèi)艺术家以“古寺春韵”为主题完成(wánchéng)系列(xìliè)写生;在铜川照金镇,革命旧址与绿水青山激发“红色照金”主题创作,百余幅作品捐赠基层,让艺术与历史对话。

扎根(zhāgēn)生活:从自然写生到乡村振兴

从城市地标到乡村田野,活动足迹遍布西安各区县,形成“艺术赋能(fùnéng)生活”的(de)生动实践。

生态写生热潮:灞桥区漫花生态观光(guānguāng)园(yuán)、周至水街、楼观台、甘肃陇南、秦岭山脉天子峪、白鹿原高塬艺术区、少陵塬写生基地、红河谷(hónghégǔ),成为画家们捕捉自然灵韵的画布,仅(jǐn)未央区世博园写生就创作出60余幅山水佳作。

乡村文化浸润:西安市美协工笔(gōngbǐ)画艺委会(yìwěihuì)深入长安区魏寨街道,以工笔技法描绘乡村振兴图景(tújǐng);新城区美协走进铜川道东村,现场创作并(bìng)捐赠书画作品,为乡村注入文化活力;鄠邑区美协走进富源农场,深入生活,感受三秦文化;女画家艺委会走进长安区黄良街道陕西天瑞农业,用画笔描绘乡村之美(zhīměi),为乡村文化建设增添艺术色彩。

美育全民普及:灞桥区“美术大讲堂”吸引50余名爱好者聆听艺术(yìshù)审美讲座,碑林区“汲古(jígǔ)探新”临创展展出90余幅作品,搭建起公众与艺术的桥梁;未央区围绕“传统技法与现代(xiàndài)表达”等话题展开互动;油画艺委会“画说西安(xīān)”主题创作讲座顺利开展,拓宽会员(huìyuán)艺术视野,提升艺术素养。

多维(duōwéi)联动:艺术矩阵激活文化生命力

据悉,本次活动以“美协统筹、艺委会联动、区县协同”模式,构建起(qǐ)覆盖全品类(pǐnlèi)的艺术创作网络。

专业细分(xìfēn)创作(chuàngzuò):油画艺委会(yìwěihuì)在昆明池·七夕公园开展(kāizhǎn)“最美沣东”写生,水彩粉画艺委会于定军山油菜花田完成公益支教与(yǔ)创作,陶瓷艺委会在尧头窑研习古法技艺,版画艺委会联合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赴汉中市洋县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漆画(qīhuà)艺委会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共同探讨漆画艺术的发展方向、创作计划(jìhuà)以及后续活动安排,为推动漆画艺术在西安的发展出谋划策,形成了油画、水彩、陶瓷、版画、漆画等多元艺术语言。

红色主题创作:蓝田县美协赴第一特别支部纪念馆创作30余幅红色题材(tícái)作品;新城区美协在区委党校开展“艺心(yìxīn)向党”学习(xuéxí)教育,让艺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国际港务(gǎngwù)区辐射:浐灞(bà)国际港美协走进太平森林公园,将秦岭生态之美通过书画赠予游客,推动地域文化对外传播。

时代答卷:让长安(chángān)故事走向世界

截至目前,“画说西安”系列活动已累计(lěijì)创作作品千余幅,随着第九期新城区“坚守初心 艺心向党”主题活动落幕,这场(zhèchǎng)持续三个月的(de)艺术行动已成为西安文化建设的标杆项目。未来,西安市美协将精选优秀作品举办展览,让笔下的长安故事走出古城,向世界展现(zhǎnxiàn)中国(zhōngguó)古都的文化魅力与时代精神。

以笔墨为媒绘就古都西安文化长卷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