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从“面子”到“里子”:甘肃平凉崆峒区倡导简约婚丧礼俗获群众点赞

体育正文 130 0

从“面子”到“里子”:甘肃平凉崆峒区倡导简约婚丧礼俗获群众点赞

从“面子”到“里子”:甘肃平凉崆峒区倡导简约婚丧礼俗获群众点赞

“以前村里办红白事,大家攀比心强,花钱多,负担重。现在(xiànzài)好了(le),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既省钱又不失面子。” “现在礼尚往来(lǐshàngwǎnglái)的负担轻了(le),红事白事一般随礼金100元,村里也出台了规定,大家都能自觉遵守。” “村里有红白理事会,免费提供场地,标准都是一桌喜宴500元,白事一桌6个菜288元,不(bù)讲究排场,像村上(cūnshàng)兰涛父亲离世就没收礼金。大家(dàjiā)觉得省钱省事还有人情味。” 崆峒镇移风易俗宣传展板(朱婷婷(tíngtíng) 摄)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底色,移风易俗是关键。提及婚丧喜庆等宴席(yànxí)的变化,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太统(zhèntàitǒng)村村民(cūnmín)都觉得移风易俗非常好。 太统村是崆峒区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xīnfēng)、减轻百姓(bǎixìng)负担、提升群众幸福感的缩影,让婚丧喜庆回归了“人情味”。 村民(cūnmín)说起前段时间村民付利红儿子的婚礼,是在太统家苑小区内的红白(hóngbái)理事会(lǐshìhuì)举行的,流程简化、简单办事,不铺张浪费,大家觉得婚礼豪不豪华不重要(yào),重要的是:“小两口要经营好自己的家庭生活,以‘小家’和睦促‘大家’和谐。” “看到邻居家因为婚事简办、家庭和睦(jiātínghémù)被评为‘文明家庭’,我们很受触动。”村民李(lǐ)大叔笑着说,“今年我儿子(érzi)结婚,也要积极响应村里倡导,一切从简,避免浪费。” 一把移风易俗的“金钥匙”,打开了乡风文明和百姓减负的“两把锁(suǒ)”。彩礼钱、份子钱少了,邻里关系亲了,日子(rìzi)好了,这是文明新风带来的新气息(qìxī)。 文艺(wényì)志愿服务队参加移风易俗巡演活动(崆峒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崆峒镇紧紧围绕和美乡村建设(jiànshè)目标,以规范引导为切入点,大力(dàlì)推进移风易俗(yífēngyìsú),推动乡风文明实现“大变化”。探索运用“三加三减”工作(gōngzuò)法,通过宣传宣讲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认识,倡导“十抵制、十提倡”文明新风,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理念深入人心。 为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褒扬新风良俗,崆峒镇组建文艺志愿服务队,成为移风易俗巡演(xúnyǎn)活动主力军(zhǔlìjūn),利用农贸集市、戏曲下乡、文艺展演、民星“村晚”等(děng)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让文明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yúxíng)。 近年来,崆峒镇先后创建(chuàngjiàn)省级文明村1个,区级文明村4个;成立红白理事会15个;通过评选文明家庭(jiātíng)、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等身边典型等,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正能量。(朱(zhū)婷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yāngguǎngwǎng)”客户端(kèhùduān)。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tōngguò)央广网“啄木鸟(zhuómùniǎo)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guīshǔ)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从“面子”到“里子”:甘肃平凉崆峒区倡导简约婚丧礼俗获群众点赞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